虞振鏞(1890~1962),浙江慈溪人,中國著名畜牧獸醫學家,農業教育家,我國現代農業教育事業先驅之一,現代養牛學創始人,獸疫防治系統的奠基人。虞振鏞1907年考入上海圣約翰大學,1911年保送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畜牧學,獲學士學位。1915年于康奈爾大學獲碩士學位,1920年赴美國德州農工學院深造,專攻乳牛學?;貒?,虞振鏞歷任清華學堂教授兼農場主任、農學系主任及農場場長;北平大學農學院教授兼農場主任、農學院代理院長;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兼畜牧系主任;南京農學院(今南京農業大學)畜牧獸醫系教授。他還曾擔任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漁牧司司長、貴州省建設廳技正兼農業改進所所長、獸疫防治委員會委員兼干事、南京國民政府畜牧司司長、上海畜產公司經理等職。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虞振鏞從浙江大學調到南京農學院畜牧獸醫系,擔任教授直至退休,在此期間,為學校畜牧獸醫學科的人才培養作出了突出貢獻。
言傳身教 誨人不倦
虞振鏞始終嚴以律己,對學生言傳身教,躬耕田間,誨人不倦,為學生創造參加農業生產實踐的條件,為我國培養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人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我國早期現代農業科技專家和農業教育家,成為我國現代農業教育的先驅之一。
1915年,虞振鏞留美回國后,就投身于中國的農業科技教育事業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把在美國學到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他總是親自動手,帶領學生和工人砌圍墻,圈牛羊,養雞鴨,種麥植棉,為果木整枝,為病樹治蟲,為學生創造了參加農業生產實踐的條件。他言傳身教,培養了學生對農業科學的興趣,為日后深入鉆研農業科學奠定了基礎。虞振鏞兢兢業業的育人風范,使學生印象深刻,據當年的清華學校農學會會員程紹迥回憶:“虞振鏞的實踐精神感染了我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授親自動手,躬耕田間,誨人不倦,虞老師是第一人。同時,也使同學們學到了如何把科學知識用于農業生產?!?br /> 虞振鏞對農業科學不斷追求的堅韌毅力深深地影響了一大批胸懷農業科學志向的學生,并促使其中很多人選擇了赴美深造,如張心一、涂治、陳之長、羅清生、程紹迥、李先聞、趙連芳等,他們均成為我國早期現代農業科技專家和農業教育家。
注重實踐 深入鉆研
虞振鏞在國外求學期間就很重視實踐,每逢假期他都去農場實習和勞動,理論聯系實際,當時他就認識到乳牛業是畜牧業的一個重要方面。
1920年,虞振鏞再度赴美入德克薩斯州農工學院專攻乳牛學。1921年親自選購良種荷蘭乳牛共13頭,并親自照料,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漂泊,終于把13頭良種乳牛安全帶到北京,創建了北京模范奶牛場,促進了我國奶牛業的發展。這不僅標志著我國自辦現代化乳牛事業的興起,而且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們提供了實習場地,在這里學生們可以進行乳牛的鑒定、繁殖配種、飼養管理、牛乳消毒和乳品加工等一整套有關乳牛學課程的實習。
虞振鏞在任實業部漁牧司司長時,就大力倡導發展畜牧業,在《南嶺鋤聲》創刊號上發表的《綏遠墾業之狀況》中提出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的見解。虞振鏞調到貴州主持農業工作時,繼續大力宣傳發展畜牧業,充分展現其因地制宜的畜牧發展思想。
1944年,虞振鏞又在《中國畜牧政策之芻議》中提出了戰后發展畜牧業必要性的建議,他指出,在發展畜牧業時,要按照農區和牧區的特點,采取不同方針,并對此提出了幾條政策措施:健全獸醫防治機構;開展家畜保險;加強教育,培養人才,穩定隊伍;對經營者給予優惠。
虞振鏞在強調發展畜牧業的同時,更重視獸疫防治工作,并認為這是我國具體條件下發展畜牧業的關鍵,甚至比改良品種還重要。在《黔省之畜牧業》一文中,他曾指出獸疫的損失是我國牧業發展的最大阻礙,“發展畜牧業以防治獸疫為先,使養牲畜的人對于他所經營的事業得有保障,則從之者必眾,牲畜產量隨之而增,再談品種改良,一切困難自可迎刃而解了?!睆?936年初次出任實業部漁牧司司長起,虞振鏞就著手創建獸疫防治機構,擬定獸疫防治條例,對我國獸疫防治系統的建立起了奠基和開拓作用。
剛正不阿 鞠躬盡瘁
虞振鏞潔身自好,廉潔奉公,淡泊明志。從1936年至1948年,虞振鏞在任政府高級官員的13年時間內,曾一度一貧如洗,甚至到了連女兒的學費都不能支付的境地,學醫的女兒就悄悄去賣血,來彌補學費和生活費用。甚至他的親戚也不愿到他這個“沒有油水”的地方求職。虞振鏞在當時貪污腐化成風的社會里依然保持出污泥而不染的生活作風,著實令人敬佩。
虞振鏞一生剛正不阿,是一位愛國、正直的知識分子,為發展祖國的畜牧獸醫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曾在1956年給子女的信中這樣寫道:“我讀書時期受宗教影響很深,能愛人,能為人民服務,不貪污,不欺人。我從小是個熱血愛國者,但是我過去的思想是以技術生產救國(實業救國)為宗旨的……閱讀了周恩來總理1956年1月14日關于知識分子的報告后……認識了知識分子的責任,因此更加努力。人人都應有崇高的奮斗目標……我要跟隨著時代前進?!?nbsp;
虞振鏞對待教育一絲不茍,他言傳身教,躬耕田間,誨人不倦,為我校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畜牧獸醫學人才;他注重實踐,刻苦鉆研,在學術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后人留下了大量寶貴的學術財富;他潔身自好,剛正不阿,淡泊明志的作風更為后人提供了榜樣,讓人為之敬仰。
參考文獻:
清華大學校史編寫組.清華大學校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1
梁寒冰,魏宏運.中國現代史大事記.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
農業部教育司.中國農科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央農業部,1990
中國大百科編寫組.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等)